[转]基础的 CentOS 常用命令

CentOS常用命令在我们的使用中,经常被使用。所以,我们对一些经常使用又很重要的CentOS常用命令进行了全面的整理。下面,就来介绍这些CentOS常用命令。 一: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cpu more /proc/cpuinfo | grep "model name"   grep "model name" /proc/cpuinfo   # grep "CPU" /proc/cpuinfo   model name      : Intel(R) Pentium(R) Dual CPU E2180 @ 2.00GHz   model name      : Intel(R)…

极路由刷 OpenWRT 过程

极路由做工精致,使用方便,但是对于习惯了 DD、TT、OpenWRT的用户还说,功能太过简陋,像玩具一样,我必须刷第三方。 第一步:TFTP刷官方开源版,先关闭Windows防火墙,过程如下: 用网线将极路由 LAN 口与电脑网口相连 将电脑网络接口 IP 设置为 192.168.1.88/255.255.255.0 用尖锐物按住极路由 RESET 不放,给极路由加电 等待电脑上 tftpd 出现传输 recovery.bin 进度条完成后,松开 RESET 极路由面板灯进入跑马灯状态,跑完后,系统自动重启,刷机完成第二步:进入SSH后台(U/P:root/admin) 查看文件:cat /proc/mtd 备份以下三个文件: dd if=/dev/mtd0 of=/tmp/u-boot.bin dd if=/dev/mtd1 of=/tmp/bdinfo.bin dd…

Nginx绑定域名并配置www域名301转向

比如说我们有域名example.com,然后配置我们的Nginx服务器,希望绑定两个域名不带www的example.com以及www.example.com。绑定域名可以在你的Nginx配置文件的server {}节做下述配置。 server { listen 80; server_name example.com www.example.com; } 这样配置后example.com和www.example.com都指向我们的服务器了,虽然这样没有什么,但是这对于搜索引擎是不友好的,不利于网站的SEO,所以我们需要利用301重定向一个域名到另一个域名上。 在Nginx的server节中引入$host变量,这个指代当前访客访问主机时使用的主机名(域名)。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if条件语句配合rewrite permanent方式做301定向了。 # 示例1: 将example.com定向到www.example.com server { listen 80; server_name example.com www.example.com; if ($host != 'www.example.com') { rewrite ^/(.*)$…

U盘启动安装 UBUNTU 12.04 到硬盘

瘦客户机作为个人服务器来说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很好,但两年的稳定运行对于折腾控来说有点寂寞无聊了。尤其是ubuntu Server 12.04LTS发布以后我还在用8.04LTS,而且越来越感觉到博客反应速度慢了,与海天同学服务器、网络各种比较后,我不得不怀疑瓶颈在于733MHZ的嵌入式CPU。所以今天终于从仓库中把2005年自己组装的第一台电脑搬出来了,毕竟比HP5000系列瘦客户机配置高太多了,这次就安装Ubuntu Server 12.04LTS。 本来以为轻车熟路,好歹有过两次成功安装8.04版本经历,经验没积累多少,胆量增加了不少。没想到先后使用了两款大名鼎鼎的U盘写入软件,到启动或者安装过程中错误不断,网上反映的这类情况不少,解决方法无非是: A.提前格式化U盘为FAT32格式,不要利用UltraISO在写入时格式化; B.Windows7中需要以管理员权限运行U盘制作软件; C.其他在CD-ROM处ESC然后编辑脚本什么的~~~实际上解决方法最简单,抛弃UltraISO,抛弃 Universal USB Installer, 只要使用ImageWriter即可,下载地址:http://cloud.github.com/downloads/openSUSE/kiwi/ImageWriter.exe 注意:读取镜像文件前,请将ubuntu安装光盘镜像后缀从 .iso 改为 .raw。 使用方法不说了,后面超级简单。这个软件似乎已经把U盘变成了安装光盘了,跟安装WINDOWS区别不大。

Ubuntu下自动SSH连接作为推墙工具

  话说菜牛电脑上一直用的是SSH(MyEnTunnel)+FireFox的 FoxProxy插件,几乎忘了GF-W的存在了,几次我都误以为兲朝已经开放FaceBook了。这么好的东西当然应该共享,BS,是指局域网小范围共享。原来的Myentunnel 是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上都安装成随机启动的,我既然有个24小时开机的服务器为什么不能把SSH Client装在局域网内的小服务器上呢?   被这么天才的想法击中后,不折腾会死的劲头又上来了,总过折腾过程很复杂,作为实用主义的菜牛也不想去突击那么多理论,凭着那点可怜的Linux知识+万能的百Google度娘,菜鸟找到了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法,共享给大家吧。   忍不住还是先分享一张服务器稳定运行近38天的照片。毕竟只有800MHZ的主频,运行了那么服务;希望这个SSH翻墙中转服务不要成为“压死一头骡子是最后一根稻草”哈。  Step1:安装expect,方法就太简单了: sudo apt-get install expect Step2:新建一个文本,暂定名称就叫sshgfw。 打开终端(terminal)下输入: sudo nano /etc/sshgfw在/etc/sshgfw文件中粘贴上以下内容: #!/usr/bin/expectset timeout 60spawn /usr/bin/ssh -D 192.168.100.250:7070 -p 22 -l user yourserverIPexpect {"password:" {send "password\r"   …

Linux 下使用USB存储设备

这两天折腾PT下载,本来所剩无几的小服务器的20G硬盘一天就满了,我只好把许久不曾使用的USB接口的移动硬盘连接小主机了。在Webmin中设备分区管理里面就可以看到移动硬盘,直接在里面设置了一下,我以为这样就Mount上了,,然后放心的把PT下载文件夹指定到USB设备。 其实当时是有些纳闷的,移动硬盘Mount到/home/admin/USB区后怎么整个硬盘还是16.4G呢,没有想到是没有挂载上,PT还没有下载多久就停止了,显示没有多余的空间,后来发现这个/home/admin/USB只是我建立在元硬盘上的文件夹,晕,还好系统文件机制很好,Ubuntu系统并没有崩溃。 今天上班越想越不对,偷偷打开FTERM远程SSH登入服务器,手工Mount了一下,后来查看总空间,果然是挂载上去了,说起这个挂载命令也是很简单,当时看到webmin里面有分区而没有用命令行是大错啊。 弄好后,因为系统内置硬盘已经满了,我把原来误下载至硬盘的几个大文件删除,怎么刷新剩余空间还是不变大,晕。我想得了重启,没有想到重启后系统进不去了,WEB等服务都挂了,虽然我知道原因出在HP瘦客户的启动项设置为USB-HDD-Network,但是我在办公室没有办法会加拔USB盘啊!还是后来下班回家搞定。 明天一定要把小主机的Boot顺序改过来~~~~ 附:Linux下使用USB设备 1).在Linux下无法自动识别新硬件的,需要手动去识别。USB移动存储设备通常被识别为sda1,查询:sudo fdisk -l 2).在使用U盘前,先要为外挂点新建一个子目录,一般外挂点子目录都是建立在/mnt里面的,命令如下: mkdir /mnt/usb 3).然后我们就可以接上我的U盘了,然后在终端下输入命令并击Enter键即可: mount /dev/sda1 /mnt/usb   如果需要识别中文文件(夹)名,带如下参数mount -o iocharset=cp936 /dev/sda1 /mnt/usb/mount -o iocharset=gb2312 /dev/sda1 /mnt/usb/ 4).在Linux下我们也要删除挂起点,方法是: umount /dev/sda1 /mnt/usb 或…